首页

可以看黄金调教的网址

时间:2025-05-29 13:13:45 作者:(友城故事)黄浦江与默西河,廿六春秋共潮声 浏览量:51478

  中新社上海5月29日电 题:黄浦江与默西河,廿六春秋共潮声

  作者 李佳佳 李秋莹

  同为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上海与英国利物浦在气质上极为相似。在携手同行的26年中,两座城市谱写出为人称道的滨水友谊之歌。

  近日,英国利物浦市议会内阁成员、副市长倪克(Nick Small)参加于上海举行的“世界市长对话·上海暨2025年上海国际友好城市合作论坛”期间称:“要让利物浦成为英国最懂中国的城市。”

  利物浦是英格兰八大核心城市之一,也是英国著名商业中心。它坐落于英格兰西北部默西河漏斗状河口东岸最狭窄处,除了是英国第二大港口外,还素有“英国门户”之称。同时,利物浦也是一座音乐之城和文化之城,是披头士、泰特美术馆和航海博物馆的故乡。1999年10月,利物浦与上海结为友好城市。

5月28日,英国利物浦副市长倪克(Nick Small)出席“利物浦在上海文化活动日”并接受媒体采访。 李秋莹 摄

  倪克在该市政府任职超过20年,此前曾7次访华,4次访沪,其中2010年他来沪参加上海世界博览会,之后便频繁参与两国交流活动。2024年,他再次率团访沪时,特别提到上海城市发展的巨大变化,并表达了对深化双边合作的期待。

  28日,倪克在出席“利物浦在上海文化活动日”并接受媒体采访。他认为,英中两国持续关注民间交流至关重要。学术交流、互派教师、体验彼此文化以及在异国他乡进行学习,都会在相互协作中为两国带去益处。

  他说:“每次访问中国,都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同样也是利物浦和英国所要面对的。通过成为朋友、携手合作、分享彼此的实践并相互学习,我们能够化挑战为机遇,并充分利用这些机遇,让英国和中国都从中受益。”

  每每审视一些全球性问题,例如应对净零排放的挑战、全球化背景下的地缘政治挑战等,都让他相信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之间、利物浦与上海之间正在进行的合作,乃至英中两国之间的合作,必将造福于这两个伟大的国家和两国人民。

  “尽管当前围绕地缘政治存在很多杂音,但若以长远眼光看待此事,意味着我们必须保持开放、成为朋友,必须行动起来、向外看。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受益。”倪克说。

  事实上,利物浦与上海的结缘远早于1999年。利物浦拥有欧洲最古老的华人社区,而这一社区最初正是来自于上海。15年前,利物浦在上海世博会上呈现了唯一一座由地方政府和投资方共同设计建造的英国城市场馆,将历史遗迹和城市复兴的成就浓缩在900平方米的场馆内,展现在中国乃至世界面前。

  如今,说起这段往事,倪克认为利物浦在与上海结好期间建立的众多联系,如今已在文化、商业以及民间交流领域结出丰硕果实。

  2010年上海世博会,利物浦的参展案例坐落于城市最佳实践区。时至今日,倪克依然认为两座城市应对共同挑战的关键在于“分享最佳实践,分享处理问题的方式”,比如利物浦与上海一样拥有大量历史建筑,如何使其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得以重新开发,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利物浦积累了大量经验。倪克认为:“在规划政策、公共政策制定方面,包括如何与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者共创方面,我们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

  在倪克看来,利物浦与上海结为友好城市最大的变化就是有更多利物浦人来到中国。“在利物浦,他们(指利物浦人)把中国的开放和中国的崛起视为一股可以为世界带来积极影响的力量。”倪克期盼,英中两国政府都能够从两座城市之间的友好城市关系中学到很多,“我真心希望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因为归根结底,这是为了创造双赢的局面,对利物浦和上海是双赢,对英国和中国亦如是”。(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开会多只能加班做事 “文山会海”为何屡禁不止

“3月1日0时至14时,共有72名泰国籍旅客通过美兰口岸入境海南。”海口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美兰边检站执勤四队副队长邱晓亮1日介绍说,中泰互免签证协定落地后,旅客不用签证,拎包就可出发,当日不少旅客因探亲访友、观光旅行等事由入境海南。

【世界说】美国 “教师荒”再升级 美媒:又是缺乏教育支持的一年,我们的教室终将空无一人!

湖北五峰3月28日电 (董晓斌 杨威)“今年春天气温低出茶晚,还好茶叶长势不错,趁今天开园我采了7斤多。”28日中午,在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茶农郑昌林将刚采摘的鲜叶送到五峰汲明茶叶专业合作社,卖了近300元。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音乐会 《这是我们美好家园》在京举办

为规范电子烟管理,2022年10月1日《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根据该规定必须在取得相应专卖零售许可证的情况下才能销售电子烟。

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正当时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指标运行良好,增长、就业、通胀、国际收支四大宏观指标总体保持稳定,释放出持续回升向好的“浓浓春意”。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其中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5.5%,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美国管理咨询服务公司科尔尼发布的2024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显示,中国排名从去年的第7位跃升至第3位。彭博社报告显示,未来5年中国在全球新增经济活动中占比将位列全球第一。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变。相信随着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将在稳中有进的基础上加速转型升级的步伐,为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发改委:尽早构建形成系统完备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由于当前磁极也均位于地理上的南北两极附近,因而这类发光现象集中在高纬度地区(尤其是环绕磁极的“磁纬度”较高地区,这里也被称作极光带),极光也因此得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